她,生于宁夏;她,学于湖北,那是第二故乡;她,是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;她,技术精湛、心怀仁爱。
湖北疫情牵动全国,第二故乡疫情告急。同学、朋友冲往一线,那里的病房急需支援。她,主动请缨,坚决要求支援湖北,哪怕疫情仍在蔓延,哪怕病毒尚在肆虐。
终于,她登上了宁夏支援湖北的路途。义无反顾,前往支援,与同事们肩并肩。向疫情宣战,不灭“新冠”,誓不回还!
她,就是朱佳荣!
朱佳荣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年轻医生,作为一名医者,一名中国共产党员,一个生长在宁夏,求学在湖北的姑娘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曾经在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求学的她,时刻挂念着老师、同学和众多的湖北人民的健康与安危。
大学时期的朱佳荣初到学校,少言寡语的她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。这时,同学主动帮助她挂蚊帐,在她生日的时候送上生日礼物,为她在广播台点歌;老师在得知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之后,总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默默的支持和鼓励着自尊心很强的朱佳荣。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让朱佳荣感动不已,就在那时,她与老师、同学以及湖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湖北就此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。
朱佳荣的爷爷是同济大学毕业的一名军医,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带着当时年仅13岁的朱佳荣父亲来到了宁夏海原县,当时的生存条件让一家人很难吃饱,当地一户杨姓人家主动帮助了他们。为了报答他们,朱爷爷主动为杨姓人家看病,不遗余力的守护着他们的健康。时过境迁,两家人后来失去了联系,而朱佳荣父亲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当年接济过他们的杨姓人家。终于,在去年6月找到了这户人家,但遗憾的是与他同龄的杨叔叔却在一年前因为胃癌去世了。爷爷与父亲两代人共同谱写了朱家人知恩图报的良好家风,更教会了朱佳荣受人滴水之恩,定当涌泉相报的道理。
知恩图报的良好家风,根植深厚的大学友谊,坚定了朱佳荣定赴湖北参加抗疫的决心。从1月27日医院动员医护人员积极参加支援湖北救治工作以来,她曾多次请战前往湖北。但随着第一批、第二批医疗队的相继出发,没能随队前往的朱佳荣的心情更加迫切。2月12日,执念前往湖北支援的她,终于如愿跟随我院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,她要以实际行动,与所有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起,给肆意散播的新冠肺炎以迎头痛击。
出发的那天早上,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有一句没一句的开着玩笑,有那么一会儿,说着说着,却泪眼婆娑......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队,我想起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,父亲辛苦与不易,饱含了对孩子的深情。在这次疫情当中,我们看到的是千千万万医护逆行的背影,是毅然决然奔赴战场的背影,播撒人间大爱。每一个战士都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。
那天,湖北下雪了。我想对所有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说一句:那边很冷,请保重好自己。新冠肺炎疫情一日不除,我们后补队员就时刻准备着!
(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供稿)
|